職涯飛行札記 #7|Daphne、Fergie、Darren 上線|Joanne Podcast|精選導師
新導師上線|Joanne Podcast|Mark 分享快速上手新事物的五個方法
Daphne Hsu - 客樂加 Colega AI Co-Founder & CMO
Uber 台灣 No.1 創始員工 launched Uber Ride & Eats | 客樂加 Colega AI 共同創辦人 | 美國 ICF Career Coach
她是 Uber 台灣第一位員工。你沒看錯,就是那個一個人打電話、跑活動、被拒絕上百次的開荒時期;那時候沒人知道 Uber 是什麼、連推廣都被當成詐騙 😂。
但她就是靠著一句深植心中的信念「Impossible is possible.」從零開始,把 Uber 台灣市場一點一滴做出來。在外商工作十幾年,她從台灣打到新加坡、亞太區,一路從 Marketing 做到 BD Head,也幫助不同品牌從 0 到 1 打造市場與品牌策略。
我覺得她跟很多人不一樣的地方是,在經歷過這段看似「成功」的經歷之後,更選擇誠實地面對自己,問出那個很多人不敢問的問題:「如果我不再用職稱或薪水定義價值,我會選擇什麼?」
於是她離開舒適圈,成為客樂加 Colega AI 的共同創辦人/CMO,繼續用同樣的信念,打造讓 AI 幫助更多人的產品。她說:「很多事,不是做不到,只是還沒有人像你一樣,堅持去做」。如果你跟她聊過,你也會發現她不只懂策略,也更懂人。
Fergie Liu - Google Japan Product Marketing/Go-To-Market
12年東京、香港、北京海外科技業經驗|Marketing, GTM, Sales, CX 領域的戰略與實務
他是在 Google 工作超過 12 年、橫跨東京、香港、北京的超實戰型導師。我第一次跟 Fergie 聊天,就發現他身上那種很罕見的特質:既有跨國外商的專業與格局,又有台灣人的溫暖與細膩。
他現在人在 Google Japan,負責 Product Marketing/Go-To-Market 策略;過去十多年來走過行銷、業務、客戶體驗等不同領域,在科技業最前線負責新產品推廣與大客戶策略合作。從北京到香港、再到東京,他在每個市場都累積了實戰經驗與領導力。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願意花時間去陪別人成長。他說自己在 Google 內部也擔任公司推薦的職涯教練,累積了超過 50 小時以上的職涯輔導經驗;對他來說幫助別人成長是他的熱忱。
他很擅長把複雜的問題變得具體、可行,幫你從「我該怎麼辦?」變成「我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Darren Wang -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ML/Research Engineer
現任Amazon AWS研究工程師,曾任Yahoo軟體工程師,台大博士、跨海求職。
很多人都覺得博士離產業太遠、出國門檻太高、外商太遙不可及。但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位新上線的 Darren 大大:他從台灣博士出發、跨海到美國、最後進入 Amazon AWS,現在負責 AI agent 相關的產品開發。
在這之前他待過 Yahoo 和新創公司,從研究到產品、從 NLP 到後端,一路走來橫跨技術、學術與產業三個領域。他是電機博士畢業,研究語音辨識與語言學習,2013 年跨海到美國,從東岸一路打拼到加州灣區。
他說那段過程不只是技術轉型,更是人生的重新調整;從研究員到軟體工程師,他經歷了如何被業界看見這個轉折。也因為這樣,後來成為很多台灣工程師想出國的「過來人顧問」。
去年他開始在臉書社團裡自願幫人改履歷,結果一年之內看了上百份履歷,從軟體、資料分析、行銷到醫學都有,也因此累積大量跨領域職涯輔導經驗。他說,幫助別人,也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旅程。
如果你想討論博士或研究背景怎麼轉進產業、外商/跨海求職,或後端軟體工程、大數據、自然語言 AI 相關的專業意見,都很適合跟他聊聊。
在荷蘭重建職涯與生活的方向
你有沒有想過,離開台灣之後,反而更了解自己?Joanne 導師大大最近上了有名的矽谷台勞的 podcast,想要多瞭解 Joanne 大大的人可以聽聽這集!
在求學時期發現自己與台灣的教學文化格格不入,Joanne 在高中學測後,偷偷報考香港大學,開啟了她的異國求學生涯。
在與歐洲交換生相處的過程中,她發現自己特別欣賞荷蘭的文化,於是為了追尋那份「歸屬感」,勇闖阿姆斯特丹。
從交換學生到創業失敗、簽證幾乎被撤,到後來成為新創軟體公司的明星業務,Joanne 經歷過文化衝擊、異國生病,也在那些不順利的時刻,慢慢學會什麼叫「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荷蘭,她不只留下來,更重新掌握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快速上手新事物的五個方法
快速上手新事物是這個變化劇烈的時代中最實用的技能之一。但具體來說除了天賦外,怎麼樣培養這樣的技能呢?
➊ 訓練拆解能力
不要一開始就想理解全部,而是先找到能最快理解這個系統的核心;例如學新工具時,先理解邏輯(輸入→處理→輸出),再去掌握功能細節。
➋ 有明確的實戰目標
可以用來做什麼比學什麼更重要。為了達成具體任務(例如完成一份報告、做出一個 demo),你才會自然產生聚焦學習的動力與記憶。
➌ 勇於犯錯
學得快的人不是不犯錯,而是犯錯犯得很有紀律。他們會在每次錯誤後快速總結:我為什麼卡住?下次怎麼避免?
➍ 找到合適的回饋機制
不是自己埋頭學,而是讓外部驗證推進學習。像是請教有經驗的人、上傳作品被回饋、或透過教別人來鞏固知識。
➎ 保持 beginner's mindset
真正的高手學新東西時都很謙虛;他們不假裝懂、不抗拒重新理解基礎,願意一次又一次以全新的視角看待事物。

Meng Hsiang Chen
5.0
(9)
Counsel at Enoch Attorney-at-Law 📍 United States
國際律師與策略顧問|新創募資與留美規劃
我是一名紐約律師也是創投顧問,我的職業生涯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跨界探索」,這條非線性的路徑,讓我從一個單純的法律人,成長為能駕馭商業、法律與科技交集的策略顧問,目標是成為一個能為夥伴「預見問題、創造價值」的思考者。 我的職涯始於金融科技,而在學術界,我專研金融監理與白領犯罪(曾參與重大財經犯罪案件及證交所、大法庭通用原則的建立),並參與美國司法部的專家證人案件。而後我轉戰北京頂級律所,代表國際頂級...

王立傑 (Jerry)
5.0
(4)
Direct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at CellFiber Co., Ltd. 📍 Japan
目前在生醫領域擁有10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經驗,熟悉新創細胞治療領域研發及產品製程檢驗開發
目前任職於日本生技新創公司,公司專注於再生醫療領域內細胞產品的製造開發平台;我擔任R&D Director負責內部各項細胞產品前沿研發、檢驗方法開發、推動跨部門專案整合及團隊管理。來日本之前在美國有超過10年橫跨生醫學術與業界的工作經驗,主要的產業經驗於細胞治療、基因編輯領域及熟悉美國生醫新創環境;我期待能夠以自身的職涯經驗,不論是履歷撰寫、職涯顧問、領導力訓練,甚至美國/日本求職及職場文化分享,...

Alive Kuo
5.0
(1)
RD Manager at VIVOTEK 📍 Taiwan
十多年軟體工程經驗,聚焦 Web/API/AI/Context/DX/Tech Leadership,長期擔任技術領導角色,以行動力跟文件賦能團隊
十多年軟體工程經驗,自認為走在 Staff+ Engineer 的道路上。 希望透過自身經驗跟能力幫助更多想以技術貢獻能力而非透過人員管理晉升的工程師們, 相信透過技術也能發揮領導力改變自我,啟發團隊,改進產品,進而影響世界。 開始工作時接觸了當時還沒有蓬勃發展的前端工程,並有幸進入了瀏覽器開發團隊,體驗到外商開放文化的同時,並在那裡藉由自身洞察能力以前端工程師的角色重塑系統架構受到大部分系統...
訂閱職涯飛行札記
系統會發送確認信,點擊確認之後才會開始收到電子報!




